淺評話劇《八廓街北院》:一朵芬芳的民族團結之花
《八廓街北院》是首屆西藏文化藝術節(jié)優(yōu)秀劇節(jié)目展演作品之一。這部劇曾作為“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(yōu)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”劇目,在中國國家話劇院展演。
話劇《八廓街北院》創(chuàng)作于2017年,首演于2018年,是西藏自治區(qū)話劇團第一部反映當代拉薩生活的現實主義經典劇目。
我是在拉薩長大的,對八廓街再熟悉不過了。坐在劇場里,感受著八廓街這些年的變化,場景歷歷在目,勾起了無限的回憶。
一條八廓街,半部拉薩史。八廓街作為我國乃至世界最具特色和魅力的歷史文化街區(qū)之一,西接宇拓路門孜康,南臨金珠東路,北至北京東路,東連林廓東路拉薩市人民醫(yī)院,周長約1000多米,擁有29處重點文物、56個古建筑大院和35條街巷,2014年獲選“全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”。
從唐蕃會盟碑順時針向前走,臨街有一座距今300年歷史的三層藏式院落,這就是駐藏大臣衙門舊址。西藏和平解放后,駐藏大臣衙門舊址曾被分配給群眾居住,大家親切地稱之為“八廓街北院”。幾十年間,生活在這里的各族群眾“共飲一井水,同為一家人”,藏式風情濃郁的八廓街北院里,各民族居民幾十年的鄰里深情,令人倍感溫暖,其樂融融。
話劇《八廓街北院》就是以這座老院為背景,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,加強民族團結、建設美麗西藏為主題,圍繞八廓街北院的一口井從開鑿、翻新舊井、水壓井、自來水四個階段,描述大院居民生活發(fā)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。以“共飲一井水,同為一家人”為主線,講述了八廓街北院的居民們40年來和睦相處、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。
故事里,阿媽貢珠與普珠扎之間的母子之情,普珠扎與其美之間的父子之情,其美與次卓瑪之間的夫妻之情,其美和楊老師之間的戰(zhàn)友之情,八廓街北院里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摩擦沖突和生活上的互幫互助,反映了八廓街北院里風雪夜中暖人心,共話鄰里團結情的日常生活,也反映了西藏人民生活的變化和時代的變遷——該劇人物鮮活飽滿,民族元素浪漫多姿,劇中莊重的頭道水儀式;援藏教師的歸來;漢、藏、回三個民族兩對新人婚禮喜慶場面;巴松的發(fā)家致富之路;普珠扎成長為唐卡傳人等,讓人感受到大院“一家人”的氣氛,演員們生動的表演感染著臺下觀眾,每次幕間都迎來觀眾的熱烈掌聲。
全劇在歌頌民族團結的同時,把西藏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變化展現在觀眾眼前,生動真實地反映了時代精神和西藏人民的幸福感、獲得感,充分闡釋了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在西藏的成功實踐。
通過《八廓街北院》這一劇目,反映了八廓街多民族群眾共同居住的大小院落的真實背景。大家共居一院,就像一家人一樣。漢族大嫂去買菜,出門時總是問一聲藏族阿媽需不需要捎點什么;藏族阿媽洗衣服時,總是幫著照看學步車里鄰家的小孩;蒙古族大哥上班,順便把鄰居家上小學的回族小姑娘送到學校大門口;逢年過節(jié),大家捧著象征五谷豐登的“切瑪”,共度節(jié)日。盡管大家的生活習慣、語言、風俗不太一樣,但互幫互助,相處得像兄弟姐妹一樣,形成了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、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、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親緣關系,形成了平等、團結、互助、和諧的民族關系,各民族文化在八廓街交相輝映、創(chuàng)新交融,讓千年古街不斷煥發(fā)勃勃生機,增強了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、中華民族、中華文化、中國共產黨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。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
在傳承弘揚紅色文化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
西藏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西藏革命、建設和改革歷程中創(chuàng)造的先進文化,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西藏偉大實踐的結晶。[詳細] -
西藏話劇《八廓街北院》再度精彩亮相
西藏自治區(qū)話劇團和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共同攜手打造的西藏本土話劇《八廓街北院》在西藏自治區(qū)藏劇團劇場演出。[詳細] -
話劇《八廓街北院》簡介
《八廓街北院》以一座坐落在西藏自治區(qū)拉薩市中心八廓街北街的老院為背景,講述了居住在此的藏、漢、回等多民族,在跨越40多年的時間長河里,共同走向日新月異的幸福生活的故事。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