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遺傳承人拉花:把石頭變成精美藝術品 愿培養(yǎng)更多“接班人”
拉花在工作室展示石刻作品?!“苍础z
“叮當”“叮當”……清早,四川省阿壩州壤塘縣宗科鄉(xiāng)拉花創(chuàng)新工作室里傳出清脆敲擊聲。石板上,一幅藏傳佛教黃財神石刻像清晰呈現(xiàn)。非遺傳承人拉花俯著身子,正在進行局部精刻:左手一把細長的刻刀斜抵住石板上早已勾勒好的線條,右手扁平的鐵錘,有節(jié)奏地敲擊著刻刀尾部。
“春節(jié)期間,信仰藏傳佛教的人會把黃財神石刻像請回家,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?!闭勂鹫诘窨痰淖髌?,拉花表示,藏族石刻不僅是藏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,也是藏文化的縮影。
拉花(右)指導徒弟創(chuàng)作。安源 攝
拉花從事石刻已有20多年,目前是阿壩州壤塘縣宗科文化傳習所所長、阿壩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石刻的代表性傳承人。12歲起,拉花就跟隨爺爺學習唐卡繪畫,后來又學習石刻。近年來,拉花創(chuàng)作的石刻作品遠銷香港、澳門、廣東、浙江等地。
走進拉花的工作室,如同進入一間小型的石刻展覽館:陳列柜上的石刻作品,有手掌大小的十二生肖,也有寓意健康長壽的壽星與仙鶴;神龍與鳳凰栩栩如生、惟妙惟肖,黃財神怒目圓睜、莊嚴肅穆。拉花的石刻作品講求立體與層次,圖案似乎“脫離”石板呈現(xiàn)在人們眼前。
拉花(左一)師徒三人春節(jié)期間創(chuàng)作石刻作品。安源 攝
“正是利用鏤空技術,石板上的圖案能‘立’起來?!崩ㄕf。據了解,藏族石刻形式以浮雕為主。在壤塘地區(qū),大部分經文和造像采用淺浮雕形式,而圖案花紋明顯凸出底面的高浮雕形式則相對較少。近10年,經過不斷的鉆研與打磨,拉花的石刻作品在高浮雕形式基礎上更進一步,層次分明、線條細膩,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感。
當記者來到拉花創(chuàng)新工作室時,拉花的兩名徒弟也在分別打磨各自作品,用錘子和鏨子鏨出石刻的大形。按當?shù)貍鹘y(tǒng),石刻技藝是一門不能外傳的家傳手藝,但拉花卻有意打破這種傳統(tǒng)。由于擔心技術失傳,拉花近年來廣招學生,前后帶出300多名徒弟,其中絕大部分是“放牛娃”出身。
拉花專心創(chuàng)作。安源 攝
如今,非遺成為部分藏族年輕人命運的轉折點。“你們想來學,一分錢學費都不用交,我還給你們工資。等學成后,你們想去其他地方繪畫、雕刻,我也支持?!碑敵?,拉花樸實的話打動了不少“放牛娃”,藏族青年仁青扎巴是其中之一。8年前,仁青扎巴決心跟隨拉花學習石刻技藝,從零基礎的“放牛娃”一步一步成長為技藝精湛的工匠。通過出售石刻作品,仁青扎巴收入有了明顯提升,一年下來,少則有8萬元左右收入,多則有10多萬元,“如果不是學習石刻,我可能還在放牛?!比是嘣驼f。
“新的一年,我希望培養(yǎng)更多年輕人加入這項非遺傳承?!崩ㄕf,與此同時,自己將在內容上嘗試突破,在石頭上雕刻出更多反映藏族人文與自然風光的作品,向世人展示獨特的藏文化魅力。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
四川阿壩壤塘首個動漫訓練營開營 探索非遺文化動漫表達
壤塘縣動漫訓練營開營儀式26日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壤巴拉非遺傳習創(chuàng)業(yè)園舉行。[詳細] -
四川省阿壩州壤塘縣憑非遺“軟實力”助農牧民增收致富
用好非遺傳承,圓夢小康生活,壤塘將非遺文化“軟實力”轉化成小康生活“硬支撐”,探索帶領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。[詳細] -
四川阿壩:高原民族傳統(tǒng)文化煥發(fā)新生機
2018年,阿壩州文化及相關產業(yè)產值為12.23億元,占GDP比重為3.32%。[詳細]
- 11家協(xié)會學會:抵制故意將漢字進行粗俗夸張的字體產品
- 兩部門聯(lián)合約談鐵礦石資訊企業(yè):不得編發(fā)虛假價格信息
- 我國將大力發(fā)展裝配式建筑 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將超30%
- 國務院聯(lián)防聯(lián)控機制:春運返程落實“五個不得”要求 保障人員安全流動
- 5G應用亮點紛呈 智慧冬奧閃耀科技之光
- 交通運輸部:截至2月7日春運共計發(fā)送旅客5.39億人次
-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受水區(qū)地下水止跌回升
- 交通運輸部:冬奧交通指揮調度、服務保障等各項工作總體順利
- 三部門:加強期貨市場監(jiān)管 完善鐵礦石合理定價機制
- 兩部門: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