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0日,由西藏自治區(qū)文物局指導、布達拉宮管理處承辦的布達拉宮2025年重要研究成果發(fā)布會在拉薩舉行。
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筑群(含羅布林卡和大昭寺),是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。多年來,圍繞布達拉宮的研究與保護,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,取得豐碩成果。這些成果涵蓋布達拉宮的歷史研究、壁畫風格解讀、藏品保護與研究以及景點解析等內容,包括《空間與歷史:布達拉宮沿革史論》《風格與流變-布達拉宮東大殿壁畫風格研究》《布達拉宮藏品保護與研究》《雪城史話》《布達拉宮·姜氏古茶》等學術成果。
據(jù)介紹,相關研究成果和精品文物在布達拉宮珍寶館“見證與守望—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展”上同步亮相。展覽以兩大部分、三個展區(qū),系統(tǒng)呈現(xiàn)了西藏地方與祖國血脈相連的歷史脈絡。展出包括300余件唐卡、造像、瓷器、絲綢、珍寶服飾、貝葉經(jīng)等布達拉宮珍藏文物,其中100余件為首次展出。在布達拉宮館藏文物中茶、茶包、茶牌等,都與茶馬古道文化有關,研究者以館藏文物“茶”為研究對象,把茶馬古道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現(xiàn)實課題作為重要的研究任務,這既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承,更是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的生動詮釋。觀眾可以走進廊道空間沉浸式體驗“唐蕃古道”“茶馬古道”的歷史文化與獨特魅力,體驗裸眼3D多維數(shù)字文物立體演藝秀與數(shù)字演繹布達拉宮營建史。展覽還特別注重文物保護與展示創(chuàng)新的平衡,采用低氧展柜、3D裸眼技術等先進手段,既確保了文物安全,又提升了觀展體驗。截至目前,該展覽已累計接待觀眾40余萬人次,日均接待超過2000人次。珍貴的文物價值、堅實的文物保護研究、全新的展陳理念,使展覽獲得社會各界好評,開創(chuàng)了高原現(xiàn)代大型文物展覽的全新模式。(藏文)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(wǎng)”或“中國西藏網(wǎng)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(wǎng)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